1935年,方志敏同志英勇就義時,只有36歲。他的一生是短暫的,但他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卻是巨大的。他領導創建了贛東北根據地和紅十軍,把馬克思主義與贛東北實際相結合,創造了一整套建黨、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,毛澤東稱之為“方志敏式”根據地。他在獄中用敵人提供勸降的紙筆,寫下了《可愛的中國》《清貧》《我從事革命斗爭的概述》等動人篇章,飽含著對黨、對祖國、對人民的愛,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。
方志敏以共產黨人高尚廉潔的品格,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處理…
劉少奇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,他十分注重黨員干部的作風修養,他的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》是黨內作風建設的重要理論成果。在生活上,劉少奇更是嚴于律己,家風嚴明,為全黨樹立了典范。 “嚴于律己”是領導干部必備的思想作風和道德品質。嚴于律己不僅是要做到自身慎獨慎微、勤于自省,同時也要嚴格約束家人的思想和行為。劉愛琴是劉少奇的大女兒,在談到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時說:“不少人以為我們是國家主席的子女,肯定處處受照顧享福。殊不知父親對我們都是從嚴管教,有時甚至嚴厲到…
周恩來曾為親屬制定了詳盡細致的“十條家規”: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,只能出差順路時來看看;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;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,有工作的自己買飯票,沒工作的總理代付伙食費;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,不得用招待券;不許請客送禮;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;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,不要別人來辦;生活要艱苦樸素;在任何場合下,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,不要炫耀自己;不謀私利,不搞特殊化。 周爾輝是周恩來的侄兒,周恩來曾為親屬制定了詳盡細致的“十條家規”:晚輩…